喬女士產后經常頭痛,嚴重時還會怕光、怕聲音、嘔吐,被疑為產后抑郁。前不久,她陪媽媽到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復查冠心病時,和醫生聊到自己的病情,在醫生的建議下作了心臟檢查,結果竟被確診心臟卵圓孔未閉,頭痛正與此有關。
喬女士今年40歲,來自安徽。她12年前生下兒子后“落下病”,隔三差五就會頭痛,發作時不吃不喝、渾身無力,嚴重時還出現怕光、怕聲音、嘔吐等情況。在合肥、溫州等多地醫院求醫,頭部、頸部CT顯示正常,醫生考慮過產后抑郁、神經痛、偏頭痛等原因,但治療都不見效。
前不久,喬女士陪媽媽在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復查冠心病時,和醫生聊到了自己的“怪病”。在醫生的建議下,喬女士做了經顱多普勒微泡試驗(TCD)和右心聲學造影檢查,結果發現,她的心臟上有個“洞”,這可能是她經常頭痛的原因。
該院先天性心臟病中心主任張剛成介紹,胎兒心房隔膜上有個小孔,可提供胎兒發育所需要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出生后會逐漸愈合,3歲后仍不閉合則稱為“卵圓孔未閉”,喬女士正是這種情況。
由于心臟內多了個“洞”,體內一些雜質就會經此直接到達腦部動脈,從而引起偏頭痛發作,嚴重的甚至還可引起腦栓塞。4月16日,喬女士接受“卵圓孔封堵手術”,術后頭痛明顯緩解。
“近年來國內外研究發現,約有1/4的成年人存在卵圓孔不完全閉合的情形?!睆垊偝烧f,與其他心臟病不同,這類患者多數都沒有明顯癥狀,但會留下栓塞隱患。2013年起,武漢亞心醫院成立先心中心實驗室,卵圓孔未閉相關性反常栓塞成為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包括心源性腦卒中、不明原因偏頭痛、不明原因的暈厥等情形。8年來的數據顯示,為上千例16-65歲卵圓孔未閉合相關性反常栓塞的患者進行介入封堵治療,術后1-3月隨訪,69%患者癥狀完全消失,31%患者癥狀明顯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