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不夠發達的古代,女性生孩子就像走過一次鬼門關,因為分娩的方式只能是自然分娩,生產的時候遇到各種風險分分鐘母嬰兩者都面臨著死亡威脅。雖然醫學技術的發展,現在剖腹產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大大降低了產婦以及胎兒的死亡率。過去,不少女性生產之前害怕經歷順產的疼痛而選擇剖腹產,然而聽過許多剖腹產的媽媽們事后的感覺,其實剖腹產也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而且產后護理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而且如果女性的子宮經歷過太多次的剖腹產,對于子宮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
女人的子宮能剖幾次?
我們都知道剖腹產后的子宮都需要一段時間的恢復,一般來說,如果剖腹產后還想再次懷孕并且同樣是剖腹產的話,建議最佳的間隔是2-3年的時間。而如果還想再生,建議女性一生中剖腹的產的次數不要超過3次,因為剖腹產次數越多手術中出現子宮破裂的機會就越大,同時產后出現大出血的幾率也越大。當然一些朋友可能表示,在新聞上看到明星夫婦5年間剖腹產4胎,而吉尼斯紀錄上接受剖腹產次數最多的女性在1979年到1998年間,先后接受剖腹產高達11次。對此,我們只能說,每個人的體質都有差異,體質異稟的當然有,但是普通的體質還是占大多數,沒有必要拿那些特殊的例子放在自己的身上。很多情況下,孕婦做3次(含3次)以上的剖腹產手術,醫生就會建議產婦進行絕育手術。
什么情況下才有必要進行剖腹產?
以前很多女性分娩前就已經按照自己算好的日子想安排剖腹產,其實根據婦產科醫生們的意見,除非在孕期檢查中發現母嬰的情況出現異常,比如媽媽的身體不好有嚴重內外科疾病或者慢性基礎病,或者骨盆過于狹小、變形、宮縮乏力,又或者胎兒過大、前置胎盤、胎兒早剝、胎位異常等等情況,才必須要求剖腹產。無特殊情況,醫學上建議順產,而且是否剖腹產一般是醫生在醫學范圍內通過孕產婦情況進行判定選擇,而非產婦及產婦家人自行決定。
自然分娩怕痛怎么辦?
在如今的科普下,現在不少媽媽們也在一定程度上明白自然分娩對于身體恢復以及胎兒的好處,但是很多年輕的媽媽對于生產還是會有緊張以及害怕的心理難以克服。首先,對于這部分準媽媽來講,最重要的是要定時做好產檢,因為從產檢中醫生對于整個妊娠期的情況都會給予一個綜合判斷,如何才能讓母嬰兩者能順利度過分娩難關;其次就是要注重營養與運動;此外,可能尋求無痛分娩,椎管內麻醉的方法,也可以通過孕期學習拉瑪澤呼吸減痛法等等手段使生產的時候減輕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