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產婦不理解會陰側切的必要性。最近網上流傳的一篇網文甚至這樣說:“所謂側切就是順產的產婦生孩子頭快露時,醫生把外陰用剪子剪開,把孩子強行取出。”“100 個順產的初產婦中約有99 個會被側切。”所謂側切,是一種會陰切開術。其實會陰側切術我們不是用刀切的,的確是用剪子剪開的。會陰是指陰道到肛門之間長約2~3厘米的軟組織。在分娩過程中,由于陰道口相對較緊,影響胎兒順利娩出,需要做會陰切開手術,擴大嬰兒出生的通道。
網上的那篇文章還這樣質疑側切術:“咱們媽媽以及之前的很多代人,都是自然順產的,哪有什么側切、剖腹產啊,不也是好好的!”確實,以前的婦女大多能自然分娩。但我們不能不考慮時代差異啊。想想以前的營養條件,那多差啊,孩子大多四五斤,七斤的都少見;而現在呢,動不動就是七斤八斤的胎兒。在沒有計劃生育以前,每個婦女都會生兩三個孩子,現在不同了,絕大多數是初產婦。這初產婦生孩子自然更困難。
還有一點是產力的區別。以前的產婦大部分是勞動婦女,是自己扛煤氣罐扛大米回家的;現在不同了,八成以上的產婦都是坐辦公室的白領,平時就缺乏鍛煉,運動量偏少。勞動婦女平時鍛煉多,生孩子的時候,需要肚子用力的時候腹肌能頂上,該屁股用力的時候肛提肌也能頂上,肚子一疼,幾個小時孩子自然就生下來了。而現在的女孩除了主動健身的,哪里有什么機會鍛煉盆底???長得倒是高高大大的,可生孩子時,孩子腦袋眼看要出來了,媽媽就是無力可使。我曾遇到好幾次,孩子胎心都掉到100 次、110 次/ 分鐘了,眼看著就要出來了,就差一點點,媽媽卻在那嚷嚷著不生了。怎么辦?我們必須采取措施,不然可能危及胎兒生命。而最簡便的措施就是會陰側切。
另外,我們大家每個人的發育狀況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高有的人矮,有的人胖有的人瘦。我們的會陰也一樣,有的人會陰發育比較好,皺褶比較多, 有撐大的余地;有的人發育不太好,黏膜沒什么褶皺,我們稱這種為“幼稚的會陰”,像小孩似的,沒有什么彈性。這樣的情況下,要生出那么大的一個胎兒,就容易撕破會陰。
重要的一點,現在的人生孩子比較晚,二十七八歲或者三十多歲才生,這時候會陰的彈性沒有那么好了。我曾經為一個二十歲的產婦接過生。接生之前我們就估計了這個孩子有八斤,很大。但我在接生前考慮盡最大努力不給她做側切,因為她是一個沒結婚的女孩子,如果給她做側切,將來很可能會影響她的婚姻幸福。這個女孩是因為不小心懷孕的,孩子大了沒辦法流產才生下的。所以我只簡單地給她把處女膜剪開了一些小口。幸好她年輕,體力好,會陰發育好,彈性也特別好。費了很長時間,吃了很多的苦,最后也順利分娩。生后一稱,八斤二兩。生之前她就說了:“阿姨,我不要這個孩子的,生了之后我送人的。”但生下來后她又說:“這么可愛,我有點舍不得了。”在婦產科工作的, 這些事情我看了很多,女孩子真的要學會保護自己。
所以,我們做不做會陰側切術,是根據產婦的具體情況來的:一是會陰的發育狀況;二是年齡大小。二十七八歲、三十多歲的人不能跟二十歲左右的人比,我們知道二十五歲以后,皮膚的彈性就降低了。
有人又說了,“為什么要做側切呢,讓它自己破好了。”我們知道,撕開的布,它的邊緣是不整齊的,剪開的就不一樣,邊緣齊整。如果我們不給她做側切,就會導致一是不好縫合,二是傷口不好長;我們給她做一個側切,胎兒可以順利出來,傷口很整齊,好縫合也好愈合。
做側切更是為了避免危險情況的發生。會陰離肛門很近,在生理解剖上,我們把會陰部位按照鐘表盤的指針,會陰上部叫12點位置,下面是6點位置, 左右兩邊一個是3點位置一個是9點位置。上面12點位置是不容易破的,胎兒壓迫的都是6點位置,所以孩子要生了會有便意。要破就會從下面破,從6點位置破。從6點位置破就很危險了,會破到肛門。肛門是有括約肌的,來管著人的大便。一旦括約肌撕斷,就大便失禁了。過去有很多老年人就是因為生孩子導致大便失禁的。如果我們在接生的時候,產婦肛門括約肌斷裂,這就算是醫療事故了。當然我們可以縫上,但還是會給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不但解大便時會很疼,還需要吃一段時間的流食,使產婦的康復受到很大影響。并且, 縫合肛門括約肌,要有非常高超的技術。我們那時候有一個主任,她是處理這種情況的高手。但我們不能出這樣的狀況,給病人造成這么大的痛苦。
當然,如果我們看到產婦的會陰條件比較好,又沒有其他的特殊情況,我們也不愿給產婦做側切,稍破一點縫幾針,產婦少受痛苦,這樣是最好的。
其實在國外,會陰側切術也是很常用的。世界衛生組織就對會陰切開術適用情況發布過指南:經產道生產的情況復雜,包括臀先露、足先露的難產,產道原有疤痕(會降低產道的韌性,更容易撕裂),出現胎兒窘迫的情況(包括在母體內因為缺氧導致的一系列癥狀),可能會導致嚴重的撕裂傷,也應進行會陰切開。而且,現在國內醫院對會陰側切也更謹慎了。前幾天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院長就發布了2014 年8 月份他們的側切數據,在2209 例分娩中,會陰側切率僅31%。
順產小貼士
側切的傷口比較整齊,恢復起來比較容易,比撕裂的傷口恢復得要容易些。
——本文摘自由北京時代飛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授權的《月子這樣做,媽媽超省心》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