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發現自己的寶寶晚上睡覺時,天氣并不是很熱,蓋的也不多,但是身上卻有好多汗,尤其是頭部,一摸一把汗。這時媽媽們會非常的著急,以為孩子的身體出現了問題,究竟,寶寶睡覺出汗多是怎么回呢?寶寶出汗多怎么辦才好呢?
寶寶睡覺出汗原因多:
1、生理性出汗
所謂生理性多汗,顧名思義,寶寶身體發育良好,無任何疾病,但卻在睡眠中出汗。這是由于嬰幼兒期身體新陳代謝較為旺盛,活潑好動,有些小寶寶晚上上床后也不閑著,因此在入睡后頭部就會出現多汗的情況。
有些家長習慣于以主觀感覺決定寶寶最佳環境溫度,怕凍著寶寶,而給他們多蓋被,由于大腦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又處于生長發育時期,機體代謝很旺盛,若有過熱刺激,這時其身體只有通過出汗蒸發體內熱量,以有效調節正常的體溫。
再者,還有些孩子平時活潑好動,白天運動量非常大,因此身體產生的熱量主比較多,同時,其機體暫時無能力將多余熱量散發出去,從而熱量積聚于體內,晚上入睡后,身體產生熱量減少,交感神經敏感性減弱,這時就會通過出汗的方法散發身體內多余的熱量,以有效維持機體正常體溫。
此外,有些小寶寶若在入睡前喝牛奶、麥乳精以及吃巧克力等食物,也會引起睡覺出汗。這是由于此類食物會讓小兒入睡后機體大量產熱,因此在入睡后就會通過皮膚出汗進行散熱。再就是,若小兒身處的室溫比較高,或者是在睡覺時保暖過度也會導致小兒睡眠時出汗,以上這些情況都屬于小兒生理性出汗。
2、病理性出汗
病理性出汗,是由于疾病引起出汗,通常指的是在小兒安靜狀態下,溫度適宜,但是身體還是有很多汗液。主要包括佝僂病出汗,最典型的臨床表現就是患兒入睡后的前半夜頭部明顯出汗。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因此在入睡后搖頭會與枕頭不斷地摩擦,進而出現枕部頭發稀疏、脫落等情況,即“枕禿”,其實這也是嬰兒佝僂病的早期表現之一,需要及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病情得到控制,出汗也自會停止。
若家長發現小兒不僅前半夜出汗多,后半夜以及天亮前也出現這種情況,多與結核病有關,此外,還伴有不同程度的低熱、疲乏無力、食欲減退以及面頰潮紅等臨床表現,此時應及時去正規醫院進行肺部X線檢查或做結核菌素試驗以便及時診斷、及時治療。
寶寶出汗多的應對方法
1、生理性出汗,比如由于環境溫度增高而引起出汗,沒及時減少衣服,或劇烈活動、奔跑、玩耍時出汗較多,身體沒有其他不舒服,此時不必驚慌失措,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措施就可以讓汗多得到有效緩解。比如家長發現寶寶多汗時,應注意衣著或被褥薄厚要適宜,并隨環境溫度變化及時穿脫。
2、佝僂病為臨床小兒多發病,若排除生理性出汗,發現寶寶同時伴有不同程度地夜啼、夜驚、煩躁以及腦后枕部頭發脫落等癥狀。應及時去正規醫院請醫生進行診察。
綜上所述,寶寶睡覺出汗多的原因主要包括生理性出汗和病理性出汗,若為生理性出汗家長不必過于擔心,大多屬于正常的生理表現。但若由于某些疾病而導致睡覺出汗,比如佝僂病、結核病等,要提高警惕,及早帶寶寶去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