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在懷孕之后,為了確保胎兒能夠健康發育,需要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防止胎兒發生意外。隨著醫療水平的逐漸提高,產檢的項目也在逐年增多,定期產檢是十分重要的,能夠有效的幫助孕婦了解胎兒的發育情況,能夠及早發現問題,及早解決。
那么在懷孕期間都需要進行哪些產檢呢?
1.在懷孕早期一定要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
當女性懷孕早期時,一定要去醫院進行早孕檢查,在懷孕兩個月時要進行第1次產檢,對身體做出全面的檢查。在進行第1次產檢時檢查項目比較復雜,所以最好需要家人的陪同,另外在晨檢之前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一定要憋尿,空腹進行檢查。
2.在懷孕早期還要對胎兒進行各方面的檢查
在懷孕20周之后要進行B超檢查,主要觀察胎兒外觀發育上是否有較大問題,仔細衡量胎兒頭圍、腹圍、大腿骨長度以及檢查脊柱是否有先天性異常。同時還應該檢查四維彩超,在進行彩超檢查之前,孕婦要保持心態的平和,以免過于緊張影響胎兒的活動。
3.在懷孕中期要進行唐篩檢查
在懷孕中期進行唐篩的檢查,是所有孕婦都必須要進行的一個檢查項目。進入孕中期之后,大約是懷孕第4個月份就需要進行糖篩檢查,排除胎兒神經系統的缺陷,排除唐氏兒的可能性。如果檢查結果顯示高危,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檢查確認,如果確認是唐氏兒,要適時終止妊娠,減輕家庭的負擔。
4.在懷孕中期要進行排除胎兒畸形的檢查
由于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的改變,畸形胎兒的發生率也在逐漸增高,所以在懷孕中期必須要進行排除胎兒畸形的檢查。在懷孕第5個月份時事進行排畸檢查的最有效時間,如果檢查太晚,很多問題無法檢查出來。
5.在懷孕晚期要進行產前檢查
在懷孕晚期進行產前檢查是非常重要的產檢,在產婦懷孕36周之后進行檢查,能夠為分娩做充分的準備,通過產前檢查能夠了解產婦的各項分娩指標,幫助產婦準確的選擇,到底是順產還是剖腹產。
對于準媽媽來說,進行各種體檢是十分重要的,一定要按時去醫院檢查,防止胎兒發生問題,在最好的時機內進行檢查,以免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