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長大之后有出息,于是很多父母為了不讓自己家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甚至在孩子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對他們進行教育,也就是胎教。但是胎教真的會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嗎?
關于胎教,謠言實在是不少,以下舉幾個關于胎教的謠言,大家一定要學會分辨。
1.越早胎教的寶寶越聰明
有很多準媽媽為了不讓自己的寶寶輸在起跑線上,將孩子的胎教時間提前,認為越早對胎兒進行胎教,孩子出生之后就會越聰明,所以在懷孕早期就給孩子安排了胎教,甚至很多人在知道懷孕之后就準備給孩子進行胎教了。
事實上,過早對孩子進行胎教只是無用功?;静粫μ盒纬啥啻蟮慕逃Ч?,因為胎兒的大腦到了6個月以上才基本形成,在孕期8個月的時候,胎兒的大腦皮層功能才正常運轉,而之前太多的胎教都不會起多大效果的。
2.音樂的胎教越多,寶寶音樂天分越高
音樂胎教的很多所謂的胎教課程中非常熱門的一種,甚至對于音樂胎教的做法還非常有講究,比如在懷孕三個月的時候一次要進行五分鐘到十分鐘的音樂胎教,到了六個月的時候就要增加到二十分鐘,而且音響的揚聲器要對著腹部一米左右的位置,分貝在65-75之間。
但其實這種通過胎教想要孩子聽音樂的做法并不科學,首先,分貝超過60的音樂會對胎兒造成影響,其次,音樂通過母體的傳遞到胎兒的聽覺神經時,旋律都已經發生變化了,有可能已經是單純的物理聲波,變成噪音了。
3.拍打胎教利于寶寶活動
有很多準媽媽在懷孕的時候,非常喜歡拍打肚子,特別是感覺到胎動之后,以為是寶寶踢肚皮就是想跟自己互動,于是就時不時拍打一下肚子。
但其實不顧時間和場合的拍打肚皮是會影響到胎兒休息的,胎動很可能只是胎兒伸了個懶腰而已,如果拍打肚子,反而會吵醒胎兒。
胎教的真正作用實際是作用于準媽媽們的,因為很多女性在懷孕的時候,容易產生緊張、焦慮等情緒,通過聽音樂、看書、與胎兒互動,是能夠改變準媽媽們的情緒和精神狀態的,比如聽音樂能夠讓準媽媽放松下來,影響體內的激素的分泌,從而影響胎兒的發育。